智能化建筑的標志
隨著中國的城市建設的不斷推進,建筑行業幾年來熱度不減,而在新的時代條件下,許多公共設施、高層建筑甚至住宅小區都要求實現建筑智能化,掀起了一股智能建筑熱。一位專家表示,目前我國智能建筑在建筑領域里所占的比例還較少,普及率較低,智能建筑的投資只占建筑總投資的5%-8%,但最近6年,智能建筑的市場份額每年都以20%的速度增長,發展很快,顯示出智能建筑是未來建筑發展的一大趨勢。
所謂智能建筑,是指運用自動化、通信、信息技術等智能化手段提供安全、高效、便捷和節能等功能的建筑。其具有系統集成特點,發展歷史短,但涉及范圍廣,進展速度快。而綜合布線系統設備配置是否成套、技術功能是否完善、網絡分布是否合理、工程質量是否優良,是決定智能建筑的智能化程度的重要因素,綜合布線系統可謂智能建筑的神經系統,是智能建筑的關鍵部分和基礎設施之一,具有決定性作用。
具體而言,綜合布線是一種模塊化的、靈活性極高的建筑物內或建筑群之間的信息傳輸通道。通過它可使話音設備、數據設備、交換設備及各種控制設備與信息管理系統連接起來,同時也使這些設備與外部通信網絡相連。其采用的相同傳輸介質、物理星形拓撲結構,將所有信息通道通用,傳輸語音、數據、圖像以及各類控制信號。在必要時,綜合布線能重新布置建筑物的平、立、剖面,滿足今后的發展變革對建筑環境的要求,提供日后改造的可能性。在衡量智能建筑的智能化程度時,既不是看建筑物的體積外觀,也不是看內部裝修好壞,而是看系統的適應性和配線能力。正因如此,綜合布線成為了智能建筑的重要標志。
在當前“智慧城市”建設越來越受到重視的大環境下,智能建筑更將如火如荼,綜合布線則將從中大大受益。
“智慧城市給我們帶來了新商機。”綜合布線是智慧城市的底層,經過布線實現智能化以后,可以對智能建筑、智慧城市的整個建設期和運維期進行管理。人們還可以把布線管理和網絡管理與城市綜合管線的管理進行集成,實現資源共享,遠程監控。不難看出,“智慧城市”概念就建立在綜合布線的發展理念之上,因此布線類產品將會呈現爆發型趨勢的增長。
然而需要看到的是,我國國內的布線水平目前普遍不高,大部分還是采用不干膠標簽和紅外掃描管理方式,信息更新實施性差;與產品對應的軟件往往不開放,而是封閉的軟件,管理效率低;多采用低效的、易錯的手工的方式加以記錄,容易出錯;區域與子系統的信息采集與管理現場的物流信息無法實現信息集成、資源共享和遠程管理,因此提高應用技術和水平仍是當務之急。浙江一舟電子科技股份公司北京研發中心總經理金海濤表示,智慧城市建設要求布線系統的規模會很大,其需要的系統管理水平會更高,只靠人工是不行的,需要推廣采用電子配線架管理,即綜合布線管理系統,從根本上提升綜合布線的應用層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