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綜合布線中,除了T形網絡可以用于多終端連接以外,一種如下圖所示的星形配置也可以用于多終端網絡。在這種配置中,傳輸型星形耦合器互連N個終端。耦合器一共有2N個端口。也可以將其看做多于四個端口的定向耦合器。星形耦合器將來自任一發射機端口的功率均勻分配到每個接收端口。一個理想的星形耦合器會將輸入功率分成1/N路而不產生附加損耗。

圖:星形網絡
通過比較星形網絡和T形網絡,我們注意到星形網絡和T形網絡的損耗是有差別的。通常,當網絡中有超過五個互聯終端時,星形網絡可以提供高得多的效率。之所以會如此,是因為星形配置的對數損耗變化隨著終端Jv的增加比線性變化的T形配置慢很多。對于每個加到T形網絡中的新終端,信號必須通過兩個以上的連接器。在星形網絡中,增加終端不必增加信號所經過的發射機與接收機通道上的連接器。
對于只有幾個終端的系統,尤其是如果細心處理耦合器端口與光纖總線的連接,使連接器損耗L最小化,那么T形網絡的損耗也許是可以接受的。在有大量終端數(超過10)的情況下,T形網絡的高損耗不允許進行實用設計。那么為什么還要考慮T形網絡呢?這是因為T形網絡節省光纖。如果終端之間的距離較長,從一個終端到另一個終端要經過很長的傳輸路徑,則T形網絡使用的光纖量會比星形網絡少很多。在星形網絡中,每一個終端都有一根獨立的光纜與中心耦合器相連接。
為了使效率最大化,在有N個終端的網絡中,星形耦合器應該剛好有2N個端口。即其所有端口都必須使用。多于2N個端口的耦合器會比2N個端口耦合器引進更多的分配損耗。由于這個原因,增加新終端到現存的系統中時,需要更換新的有更多端口的耦合器。在先前的例子中,我們假設新的星形耦合器與原有的耦合器相比沒有更大的附加損耗。雖然實際器件的附加損耗隨端口數而增加,但對于僅增加兩個端口的耦合器來說,這是一個合理的假設。附加損耗可以從16端口(N=8)約1 dB變化到128端口(N=64)約3 dB。
在星形網絡中,如果連接終端與耦合器的分支光纜發生故障,僅僅中斷本連接終端的業務。然而,如果星形耦合器本身損壞了,網絡中所有的數據流將會中斷。
常用光纜快速導航: 4芯光纜價格 、6芯光纜價格 、8芯光纜價格 、12芯光纜價格 、18芯光纜價格 、24芯光纜價格 、32芯光纜價格 、36芯光纜價格 、48芯光纜價格 、72芯光纜價格
